原创 《繁城之下》大结局,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反转,内核是《白鹿原》的

 2024-06-30 阅读:164 点赞:836

原标题:《繁城之下》大结局,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反转,内核是《白鹿原》的

10月22日晚间,电视剧《繁城之下》播出第12集的内容。这部电视剧正式大结局。该剧讲了一个二十年前纵火案复仇的故事。大结局临近的时候,观众们基本上已经猜到了各种真凶。当年纵火案的真凶,是陆直等人。而如今连环案的真凶,则是魏知县。

不过,让观众们没有猜到的则是,魏知县到底是二十年前的谁。大量观众的猜测是,魏知县是当年的陆不忧。然而,大结局的剧情告知观众,陆不忧在当年已经被大火烧死了,如今的魏知县,是怡红院工作的那个小宝子。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而小宝子为什么要替陆不忧复仇呢?因为陆不忧对自己很仁义,没有把自己当下人。大结局的内容当中,有一场非常有价值的戏份,陆直拿着非常好吃的糕点,送到小宝子嘴边,然后又拿回来,继而,又送过去,又拿回来,如此戏耍小宝子。这个镜头,没有更多内容,但却是这部电视剧当中非常有力量感的。

戏耍小宝子的时候,陆直其实也是陆家的一个下人,是陆远暴的奴才罢了。这个故事咱们从源头上看,便是非常荒诞的。陆远暴是土匪出身,依靠截取的大量财富,而成为了一个县城当中的首富。土匪改行的陆远暴,成为员外。而他的秉性,依旧是土匪的。所以,他看陆直,就是一个奴才。

陆直虽然自认为是“干少爷”,但他终究知道自己的真相——就是奴才。这个时候,陆直接近小宝子,和小宝子成为朋友,藏着更多的心机。越是奴才,越需要有一个地位比自己更低位的人,去彰显自己的主子身份。所以,在陆直那里,小宝子的定位其实是奴才的奴才,是可以戏耍的对象。

越是奴才,越喜欢戏耍别人。这样的事情,在古代的宫廷当中广泛存在。这就是典型的太监思维。大清亡了之后,太监们没有生存空间了。生理上的太监少之又少了,但心理上的太监,广泛存在。所以,像陆直这样的人,则是广泛存在的——有心机,而无仁义。

陆不忧和陆直最大的不同便是,他有儒家的仁义,是真正的读书人。那位问了,你们读书人不要天天自吹自擂了,你们的仁义,有什么与众不同呢?您看看,大结局的剧情当中,一个杀人,一个救人。杀人的,是陆直,他连自己的合作伙伴忠爷都杀。救人的,则是陆不忧,面对大火,他推开小宝子,让自己葬身火海了。

这就是心机和仁义的不同。臧克家先生有几句诗,非常有名: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陆直和陆不忧的区别,就在此处。陆直凭借自己的心机,看似是活到了最后,但这二十年当中,他和死去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陆不忧确实已经死掉了,但是,他的这种仁义,在小宝子那里得到继承了。因此,陆不忧的气质,得到了仁义式的永存。

所以说,电视剧《繁城之下》最有价值的内容,还是讲咱们传统文化当中的仁义的。真正的仁义,必然可以战胜邪恶。当然,在小宝子和陆直“分道扬镳”的戏份当中,吃糕点那处,妙就妙在了对于《白鹿原》当中鹿家少爷分糖给黑娃吃这一处的学习上。

在《白鹿原》当中,鹿家少爷拿到了冰糖,给穷人家的孩子黑娃吃。在被这么甜的东西震撼了之后,黑娃不再接受别人给的冰糖。这其实就是一个穷人孩子最为典型的自尊心。说吃冰糖这事儿,估计很多当代的观众们无法感同身受。说吃肯德基吧。我估计,二十多年前,很多穷人孩子第一次吃肯德基,也是黑娃心态。

电视剧《繁城之下》当中,陆直拿好吃的糕点逗小宝子,实际上就是在穷人孩子的伤口上撒盐了。这是造成小宝子与陆直“分道扬镳”的根本性原因。越是穷苦的孩子,越不愿意别人拿自己的穷苦开涮。这是一种非常坚挺的自尊心。

所以,我看有些网络帖子上说大学校园生活的,有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舍友家庭条件不好,都是默默地帮助,不让被帮助者发现。帮助别人,而不被别人发现,这才是最应该有的美德。咱们中国的仁义,其实也有这种美德的要求。

自己就是奴才,还要凭借自己的那么一丁点能耐,而继续找奴才的,必然是陆直那样的下场。多看看这样的小说,这样的电视剧,我们才会明白,应该如何助人为乐,如何默默无闻。(文/马庆云)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