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尺度够大,立意够猛!四年终过审的这部国产黑色犯罪片,可以对标日韩一线

 2024-06-30 阅读:764 点赞:133

原标题:尺度够大,立意够猛!四年终过审的这部国产黑色犯罪片,可以对标日韩一线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由黄渤、周迅、祖峰、张宥浩、周依然、闫妮主演的犯罪电影,曹保平“灼心”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涉过愤怒的海》(以下简称《涉海》),终于将在11月25日(本周六)全国公映。

影片改编自老晃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一桩暴烈残酷的复仇故事。常年在公海从事捕鱼工作的金陨石(黄渤 饰)和妻子顾红(闫妮 饰)离婚后,一个人拉扯女儿金丽娜(周依然 饰)长大,并供丽娜赴日本留学。某天,接到女儿失踪消息的金陨石来到日本,不久得知女儿身中17刀惨死。

女儿的男友,京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李苗苗(张宥浩 饰)成为头号嫌疑人。李苗苗趁日本警方未发布通缉的时间窗口潜逃回国,愤怒的金陨石回国追凶,持刀进入李苗苗父亲李烈(祖峰 饰)的再婚家庭中,要求获得李苗苗行踪,李苗苗却在亲生母亲景岚(周迅 饰)的庇护下不断潜逃。

一场“父”与“母”的对决,就此爆发……

《涉海》虽然杀青于2019年9月,但因挑战了法律底线的复仇主干,以及充斥着血腥暴力场景的极限尺度,在审查流程上停滞了颇长时间。曾定档2021年暑期,后又默默没了消息。连续几年,《涉海》都是最受关注的待映华语电影之一——年年期待,年年不上映,已成观众心中又一部“有生之年”的期待作品。

本以为《涉海》的上映还将遥遥无期,但在今年审查口子松动的大背景下,影片在10月突然宣布定档,给了全网影迷一个意外之喜。同时,影市观察者们也对《涉海》寄予很高期待,希望本片能引爆观众情绪,拯救冷淡的影院氛围。

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涉海》,是否对得起广大影迷四年的漫长等待呢?

《涉过愤怒的海》,克服了这两个疑虑

对于被盼望成为一部压舱石级大作、力作的《涉海》,观众当然要摆高期待、要求严苛。在映前,影片也有两个令人忧虑的方面,不可避免地浮出。

首先,是影片完整性的问题。2015年上映的“灼心”系列前作《烈日灼心》,以其在审查体系之下臻于极限的开放尺度为影史所铭记。而观众对《涉海》的热切期待,自然也与前作的生猛凌厉不无关系。

历观曹保平前作,《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和《烈日灼心》虽也均因审查原因或商业因素受到不同程度删改,但这些改动并未毁掉影片,大体还是在尺度和影片完整性方面达成了较好的平衡。

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涉海》毕竟是在杀青四年后才过审,其受到删改的程度如何,确定性更未可知。而且今年重量级国产院线片中,《无名》和《坚如磐石》都有受过审压力大改,导致影片面貌折损减益乃至面目全非的前车之鉴,这不能不让人对《涉海》的完整性,心存担忧。

其次,是影片故事、主题的独创性。在较早的物料信息中,《涉海》很容易提炼出一条“父亲为被奸杀的女儿追杀恶少年”的情节主线,这句情节简介和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代表作《彷徨之刃》的故事,非常相似。

也正因如此,观众很容易猜想,《涉海》的主题可能和《彷徨之刃》类似,讲述的是“司法不力时诉诸私刑正义”的复仇观。

而且国内也翻拍了一版由王千源、王景春主演的电影《彷徨之刃》,虽然这部影片尚未定档上映,但张宥浩在《彷徨之刃》中也饰演涉嫌奸杀年轻女性的“恶少年”,短期内演绎两个极其相似的角色,很难不让人勾连起两部电影文本上的相似性。

但在看过《涉海》之后,这两个疑问自然烟消云散。

首先,影片的删减痕迹确实存在,但综合多方观感和推测来看,还是以删除直接感官刺激的镜头为主,不算伤筋动骨。

影片删改既没有砍掉某个人物或整条叙事线索的迹象,更不至于扭曲甚至翻转关键情节,每个人物的负面生存状态和情感轨迹,重要事件的起承转合,基本被完整保留。且即使是目前保留下的血腥、暴力场景,尺度也已经不算小,不禁让观众怀疑,曹导是否有独门过审秘诀。

审查。没有毁掉《涉海》,光这一点,就足以打消广大影迷大部分的映前疑虑。

其次,《涉海》在影片最终部分揭晓的核心悬念,成功将影片的主题,一举扭转到和《彷徨之刃》天差地别的程度。可以说,《涉海》的确在众多有相似共性的复仇故事中,发展出了原创性的立意。

本文以下部分,就有剧透了。

不是私刑复仇爽片,

而是不健康亲密关系审判大戏

许多在首映和点映看过《涉海》的观众,将影片描述为《烈日灼心》和《狗十三》的结合体。

正如上文所述,虽然和《彷徨之刃》一样以“父亲为女复仇”为引子,但《涉海》并不满足于重述“私刑正义”的老题目。曹保平关注的,还是中国家庭亲子关系中结构性的非健康因素,一如《狗十三》。

当然,这种畸形的情感关系虽然在追凶过程中被多次暗示,但只在结局的反转之中,才彻底揭开谜底。这种最后时刻反转,托出影片主题的“回马一枪”,也正是曹保平导演生涯中擅长的招牌动作。

可以说,《涉海》这回算是用《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的方法,揭示了《狗十三》的主题。

作为父亲的金陨石发现女儿被害,彻底陷入疯狂,不顾一切追凶,在追击恶魔的过程中,自己的面目也向恶魔靠近——心灵冰冷,粗野残暴,不择手段。

女儿死后,活一辈子“就活个闺女”的金陨石陷入疯狂,杀红了眼。为杀李苗苗,持刀闯入其父私宅,有如悍匪。观众一开始将其归因为对女儿的爱驱动,也合情合理。

但影片实则处处铺垫,海上开船时表示女儿亏欠自己的喃喃自语,在京都大学面前假笑自拍的不合时宜举动,“我金陨石的闺女被害了是个笑话”的肺腑之言,给他人看女儿被凌辱视频的麻木不仁,均暗指他的精神依然扭曲。也正因这些铺垫,最终的残酷反转才得以成立。

最终血淋淋摆在观众面前的,是黄渤所说“不爱女儿,只爱当爹”的冷酷真相,是丽娜用日语造句时“爱不存在”的悲剧事实。

与金陨石“虚伪的爱”相对立的,是景岚对儿子“放纵的爱”。两种爱一体两面,都反映了中国家庭中那种基于不健康亲子秩序,压抑环境下异化的“扭曲之爱”。

正因如此,《涉海》虽然不像《狗十三》那样有痛切、真实、能引起更多直接经验共鸣的成长体验,但由于情境更极端,视听语言更激烈宏大,这个主题的揭示依然会有很强冲击力。

放在当今社会之中,也实在不失其教育意义。

全面升级的视听炸弹,诠释“犯罪大片”

《涉海》的爆裂、残酷、悲怆、挑战神经,绝非只依靠那些挑战审查尺度极限、“十八岁以下观众谨慎观看”的肢体暴力,而是运用全面升级的极端视听策略和场面调度,把电影的体感和精神冲击力增幅、放大到了疯魔之境。

这从曹保平本人的披露中可见端倪。在提到“台风天高架追车”这场超级大戏时,他说:“我们当时就是决定要做一个特效很多的大场面。”这就说明了《涉海》在视听规模上的追求:极具表现主义色彩的视觉奇观,用拍大片的思路拍犯罪片。

这种思路乍一听没什么出奇,但回顾世界影坛的大片史即知,犯罪片本身已经是一种成本门槛较低的“强类型”,若不沾染幻想题材和动作大片定位,没必要也拍不成气势特别恢弘的顶级大片。正因如此,《涉海》的尝试才显得可贵且奢侈。

大思维拍大片的路线给涉海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视觉奇观在无脑大片中同样能起到的直接刺激作用,而是搭建了一个悲凉、狂怒、压抑、“黑云压城城欲摧毁”的外部环境,将人物心灵的扭曲程度外化。

回想影片中父亲追凶这条线的自然环境,好像就是从公海到城市,遮天蔽日,呼啸不停的怒海、阴云、旷野、狂风、暴雨……金陨石探墓一场的高潮戏,电影的天候更是将他悲恸的哀嚎顶到云霄之中。

崩坏到入魔的人物心理和几近超现实的天气、地理,天人合一,压迫感极强。

还有一些其他的视听特征,比如从《光荣的愤怒》起就备受曹保平钟爱的极端主观镜头,这次更加犀利;激烈的手持镜头,和影片躁动、不稳定的世界图景相合;跃动、灵活的MTV式剪辑,提醒着观众曹保平的先锋历史……

总而言之,《涉海》的场面调度设计感超群,单论视听已经足够出色,足以诠释头部类型大片该有的基本素质。

黄渤周迅无懈可击,青年演员没掉链子

影片表演方面,黄渤和周迅都交出了一份近年来最漂亮的答卷。

很难想象国内还有哪位男演员,能完美代替黄渤诠释这个他口中“演过最难的父亲角色”——暴戾,野蛮,狡黠,充盈着一种无可阻挡的动物性。

虽然对于演过《斗牛》的黄渤而言,这种“癫狂”角色并不算太突破自我,在十年前的《亲爱的》里,那个卑微压抑疯狂寻子的“爹”也曾给观众留下过深刻印象,但由小人物变为巨星之后,愈发温和得体、圆润可亲的黄渤,近年来已在太多没有棱角的父亲、小男人角色中打转,不免会让观众怀疑他锐气已失。

尽管《涉海》已是四年前的演出,但足以让这位足够优秀,也足够生猛的中年男演员黄渤,再次证明自己没有衰落。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周迅。近些年大家都在感慨,周迅已很长时间没有闪耀出精灵般的光芒,反而陷入“扮嫩”“家庭妇女化”“镶边”等中年女演员常遇到的陷阱中。这回,周迅尖锐、冷酷、准确的表演,终于重露锋芒

虽然《涉海》客观上是黄渤的大男主电影,周迅的戏份与之并不对等,但要知道,原作景岚角色更小,影片已经是曹保平大幅给周迅加戏的结果。2008年,正是通过最大化主角性格魅力的《李米的猜想》,曹保平助力周迅拿下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这次同为曹保平作品的《涉海》,也让观众重新看到了“影后”所能达到的极致状态。

如果说以上两位的华丽演出是能力使然,张宥浩和周依然的成功演绎,则离不开导演准确识别、挖掘、激发年轻演员自身独特气质的慧眼妙手。

对于张宥浩,电影准确地利用了他“纯真孩童 恶魔”的微妙双面性,简直要让观众相信演员现实生活中也就是如此,既奶气、脆弱,又神秘、危险。

至于周依然,则完全爆发出少女面庞和身形里的偏执、疯狂一面。

很明显,两人在青年演员中,都是属于气质不太“正”的那一款,演正剧或正常人角色,容易飘飘忽忽,散漫松弛,电波对不上。

而在曹保平这样严峻、苛刻到接近逼迫的调动方法下,他们就能为极端角色的极端状态奉献出无可替代的鲜明演出。

对话日韩电影?

曹保平海纳百川又特色鲜明

不必曹保平亲自认证,《涉海》和日韩犯罪片的对话意图,已经相当明显——或者说从老晃的原著开始就是如此。这并非是某种穿凿附会联想出来的联系或相似性,而是有几桩相当可靠的证据。

如这个跨国追凶的故事主线,本来就该是“东亚电影”的完美模板,比某些为规避审查,只将背景设置在异国,徒有其表的“跨国电影”真切许多;

而原著的名字,本身就戏仿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犯罪片《你定要涉过愤怒的河》——更为国人熟知的那个译名,叫《追捕》;又如“金陨石”这个不太中国的名字,可以肯定是在戏仿《追击者》《黄海》(罗泓轸执导)的主演,韩国著名演员金允石……

在视听语言和人物情感关系塑造上,曹保平同样学到了家。

电影的日本部分里,那种带着温暖滤镜,粉色系大爆炸的少女洛可可美学,和中岛哲也(《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高度神似;

电影极尽扭曲到变态的人物性格和被虐/施虐关系,已经非常接近全世界最变态的园子温(《冰冷热带鱼》《爱的曝光》);

至于癫狂追凶的魔道对决,则很难不让人想起朴赞郁(《老男孩》《我要复仇》)和金知云(《看见恶魔》)……

这里不是在批评《涉海》是非原创的,事实上,将这些模仿异国名导的视觉或精神元素组合在一起后,曹保平的个人特色却并未面目模糊,而只是给反而体现出一种强健宏大的开阔感。不但不让人觉得割裂,反而让人感叹曹保平能驾驭异质性的风格、元素,头脑开阔,难能可为。

可以说,曹保平在“镣铐下跳舞”的情况下,也是少有的能和日韩犯罪片名匠对标的中国导演。

情节合理性存在缺憾,但无伤大雅

如果要给《涉海》挑出缺点,某些情节上的不合理或断裂确实不能无视。

如“台风天追车”的精彩重头戏,李苗苗打车赴机场,这很难不让观众生疑,大台风天,飞机能正常起飞吗?这场戏有为场面表现牺牲逻辑之嫌。又如金陨石有在日本把三个罪犯打到生死未卜的经历,他是如何轻易离境,反复穿梭于中日之间的?影片解释不足。

不止此处,金陨石的军旅背景、婚姻经历和海上被劫风波,同样被“贪多”的曹保平最终精简或删去。这些细小的断裂和空白,有的可能算是编剧失误或审查因素,但更也可能是主动剪掉的结果。如果保留这些部分,角色的人物史背景将会更加丰满。这也是曹保平电影一贯的遗憾。

即使有以上不足,但总体说来,《涉海》无疑为院线类型片又一次树立标杆,足以跻身年度最值得看的国产电影之列。

(文/阿拉纽特)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