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盘回暖赢回观众,好莱坞衰落港片式微……X个关键词,解读2023话题电影圈!

 2024-06-30 阅读:538 点赞:439

原标题:大盘回暖赢回观众,好莱坞衰落港片式微……X个关键词,解读2023话题电影圈!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倒计时三天,本年度就将收官。

作为疫情后全面放开的第一个整年,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交出了一份还算是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这一年的中国电影行业,也在逐步复苏的气象中,悄然发生着种种格局变化。

观众喜恶更替,市场优胜劣汰。回望2023,有哪些值得铭记、思考的行业现象?即将到来的2024,又有什么期待被改变?

我们用以下这些关键词,梳理2023电影圈↓↓

1、票房大盘“回暖” 有效提振行业信心

截至12月28日18时,中国内地2023年度电影总票房总计535亿人民币。加上即将开启的跨年档,这个数字预计最终将停留在545亿左右,相比去年299亿的成绩大幅上涨,几乎翻倍。

先放一下格局已定的2023票房年榜前二十名↓↓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直观纵向对比历年总票房,尤其是将2023年和疫情之前的正常年份对比可见,今年的总票房,还大大落后于2019年(641亿)的历史高点,仅大致恢复到接近2017年(559亿)的水平。

但不必为此感到过分担忧,也不用因坊间传闻的有关部门制定“年度600亿票房目标”没有实现,就草率唱衰中国电影市场“恢复不及预期”。

因为若以2023年票房和2019年票房(全球大部分电影市场票房峰值)的本币计算比值作为恢复指标,内地电影市场的“恢复率”约为85%,超过了包括北美在内大多数主要电影市场的水平。

虽然考虑到平均票价相比19年上涨14%的因素,观影人次的恢复更加滞后,预计不到13亿人次,比起2019年的17.28亿人次低约四分之一。

但在今年经济环境总体低温的大背景下,“大病初愈”的电影业能初步修复大批主流观众去影院的习惯,已属不易。

电影业是受疫情影响巨大的线下服务业,所以在全面放开之后国民的“报复性消费”倾向,显然是今年大盘回暖最具决定性的有利因素。

而推动“报复性消费”离不开的,是市场供给端的充足新片。

一来是许多因疫情市场冷淡积压下来的“存货”电影,今年终于可以择机上映,回笼资金。比如杀青四年之久的《封神第一部》,本身投资巨大,如无预期稳定的市场空间,也不敢贸然和观众见面。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的审查口子放到了多年以来最宽松的程度,有力助推了一批之前上不了的“敏感”国产电影重见天日。合计砍下近20亿票房的“过审困难户组合”《坚如磐石》《涉过愤怒的海》就是例子。

对外片的引进,也一反疫情以来的封闭姿态,几乎不设限,接近“送审就能引进”的局面。迪士尼及漫威大片解禁,便能直观说明问题。

再辅以越来越频繁的经典重映,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堪称开闸放水救旱灾,体现了有关部门尽一切手段抢救电影业、一扫前三年阴霾的决心和诚意。

虽然明年的电影市场的片单粮草还未尽明朗,但外媒《综艺》援引的一项票房预测认为,全球主要电影市场中,唯有中国的票房将在2024年(美元计算)实现增长。

不知这有没有考虑明年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汇率因素,但总归是个好消息。

2、“冷热档”现象仍然突出,头部占比居高不下

在大盘整体回暖的利好趋势下,2023年的内地电影市场老问题也依然存在。困扰多年的“冷热档”现象,在今年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今年年初春节档的成绩堪称出色。在《满江红》《流浪地球2》两部头部大片引领,《熊出没》《无名》《深海》等二级选手紧跟其后的“雁行模式”带动下,今年春节档七天斩获票房67.65亿,仅次于《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领衔的2021春节档,列影史第二。

暑期档的成绩更是引人注目。在《消失的她》在端午节彻底点燃大盘后,暑期档开始了国产片接力占据市场,“人人上桌吃饭”的辉煌场面。

今年暑期档在观影人次(5.04亿)和总票房(206.18亿)上均刷新2019年创造的历史纪录(5.02亿和177.78亿)。

但在历史最强暑期档和历史次强春节档齐聚2023年的盛大场景下,年度总票房还落后2019年近百亿之多,可见其他档期的温度之低。

首先是传统大档中的国庆档票房萎靡,给了业界当头一棒。在暑期档的炫目成绩拉高业界期待后,大家都指望着国庆档再创辉煌。结果8天国庆档仅拿下27.35亿票房,纵向表现萎靡。

再就是春节后到暑期前、国庆后到跨年前的两个传统冷档,今年更是冷到极点,再出色的电影都难过10亿票房。《保你平安》《涉过愤怒的海》《三大队》等冷档佳片都只在5-7亿票房体量。

其他平庸影片的成绩之惨淡,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档期过分冷热不均外,电影市场的聚集效应还体现在头部影片票房占比过高。虽然这类情况比起前两年有所改善,但显然没达到称得上“健康”的程度。

在前十名影片占大盘近半壁江山的无限风光下,是大量中等以下体量电影惨淡的市场表现。

若冷热档、头部影片占比过大的情况持续下去,长久看来将不利于电影市场形成“橄榄形”的健康生态。

不过头部影片占比过大,是全球各大电影市场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电影这种大众娱乐媒介遭遇阶段性危机和挑战的症状,短时间内很难扭转。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如何应对“冷热档”问题才是最迫切、最突出的挑战。或许也可以通过借鉴好莱坞提前定档、倒推制造档期间隙的经验,或者想出其他新鲜对策缓解。

3、国产片全面“压倒”进口片,好莱坞和港片“衰落”

疫情三年间,国产片(含合拍片)的市场份额出现了年年超八成的“一边倒”局面,这尚可以解释为由于疫情打乱市场节奏(2020)和大量进口片未予引进(2021和2022)导致的“非公平竞争”。

然而作为疫情后第一个电影市场的正常年份,2023年,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仍超过八成,或许作为一个整体的进口片,在中国市场真的不行了。

自1994年分账大片时代开启以来,以好莱坞为主要力量的进口片始终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进入2010年代,由于市场保护和国产商业片自身发展双重因素,国产片对进口片的市场份额大致形成了五五开到六四开的均衡局面。

处于电影市场顶点的2019年,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攀升到64%以上,虽然已有国产片进一步坐大倾向,但进口片的总票房仍有超过230亿的庞大体量。今年,这个数字将只有90亿出头。

年度票房前十全为国产片,排名第十二的进口片年冠《速度与激情10》票房仅有9.84亿。

诚然,“进口片”不等于“好莱坞”。今年的情况是,昔日在中国市场屡创佳绩,甚至打入过年度票房前十(2017年第七《摔跤吧!爸爸》)的印度电影几乎退出,其他国别进口片中,也缺乏《何以为家》(2019年3.76亿票房)这样的爆款黑马,这些因素都对进口片的盘子造成了影响。

进口片中也有逆势上扬的——今年日本电影在国内的表现就有重大突破,总计票房超过20亿。《铃芽之旅》《灌篮高手》两部动画分别豪取8.07亿和6.6亿票房。

但进口片总票房的光速坠落,主要还是怪好莱坞。

昔日竞争力压制国产电影,被视作“好莱虎”的好莱坞大片,在2023年,几乎已经丧失了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

今年全球票房超2亿美元的好莱坞大制作,仅有《疾速追杀4》《奎迪3》和部分恐怖片未引进国内。在如此开放的环境下,票房过亿的仅16部,几乎半数于2018和2019年。

看单片的票房数字更糟糕。年度票房前十不见好莱坞电影,分账时代以来的第二次(第一次是疫情特殊的2020年),最高的是《速度与激情10》的9.84亿,年度第12。四年前的《复仇者联盟4》,票房是42.5亿,而现在好莱坞电影单片想过10亿都难于登天。

放在以往轻松吃饱的《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两大IP,都上不了10亿,各类在疫情前站上风口的超级英雄续作,则更是超级高台跳水,比前作跌掉八成的都不在少数。《敢死队》《碟中谍》之类曾受中国人民喜爱的老牌IP,也表现冷淡。

出现这种局面,好莱坞电影自己的质量和新鲜感下降,自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重要原因,这里不赘述。

但另一方面,即使是像《龙与地下城》《蜘蛛侠:纵横宇宙》《芭比》《奥本海默》这样口碑出色的好莱坞电影,也不再能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爆款。

其中原因很多样。中国观众更习惯看母语电影的文化倾向肯定重要,国产商业片的显著进步也必不可少,也或许有中美关系紧张影响观众潜意识的因素。但总之,好莱坞电影对中国观众来说,就是没那么高大、新奇、“有劲”了。

不过好莱坞票房下降并非全是好事。国产电影雄起,市场份额提高自然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但好莱坞跳水所让出的市场空间,还不能被国产电影的进步完全填补。今年的国产电影(包括合拍片)票房将超450亿,创造了历史纪录,但离2019年差距很大的总大盘,就输在进口片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说让中国观众发善心去“救济”好莱坞电影的市场份额。倒是多引进其他国家的电影,不同规模、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格调的都引进,宽口径吸纳,或许是一条填补市场窟窿的可行之道。

2023年电影市场的另一大现象,是港片,确切地说是陆港合拍的犯罪动作片市场表现堪称崩盘,其跳水的幅度不亚于好莱坞电影。

2018到2021年,《无双》《扫毒2》《拆弹专家2》和《怒火·重案》连续四年破港片内地票房纪录,四部合计票房超50亿,局面欣欣向荣。

而就在去年,《神探大战》和《明日战记》还能双双砍下7亿左右票房,虽然没有继续创纪录,但也算续住了港片的一口气。

再有预见性的观察者,也料不到今年合拍港片的败相如此之惨。单片票房最高的《扫毒3》仅拿下2.84亿(系列前作票房超13亿)考虑到此类影片的预算普遍不低,全员大幅亏损应该是免不了的。

崩塌最根本的原因,是警匪、犯罪、卧底的类型、题材、元素讲不出什么新意,中年男演员“排列组合”也彻底把观众整烦了,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突破临界点。

即将到来的跨年档,合拍港片还有《金手指》《潜行》待映,它们会不会稍稍挽回港片颓势还不确定。但长久来看,这类合拍港片的黯淡前景是很确定的。

在我们对《爆裂点》的评论中指出的:“模式套路化、暮气沉沉的香港警匪/动作片,本来就已不再受本港观众青睐,而东南亚市场的需求又不足以支撑产能,这一片种实质已转变为内地市场特供。”

而内地市场对此类影片的兴趣,终将随着这批明星和大导彻底淡去。

不过今年也有表现还不错的香港本土票房冠军《毒舌律师》,在内地拿下1.87亿票房。考虑到去年的《还是觉得你最好》也票房过亿,此类香港本地观众目前最喜爱的本土味电影在内地成绩也不差,说明港片不一定要走死挖老题材和老明星的“吃老本”老道。

4、市场“偏好”变动大,主旋律爱情片变冷,悬疑犯罪吃香

观众偏好的影片题材类型有高低起伏、新旧迭代、周期轮回的特征。而在今年电影市场中,落寞类型和新宠类型的分野是很明显的。

一个突出现象是,观众不需要确凿掌握影片的实际质量,只凭长时间观影经验形成的“烂片”或“老套乏味”预期就可以轻松抛弃一部电影,甚至一个类型。爱情片和喜剧,就成为了两个在观众心中留下“烂片”刻板印象的类型。

严谨地说,观众不是不看爱情片了,而是彻底抛弃了两大特定节日档的“一日游特供爱情片”。

在观众经历多年情人节、七夕档的低质量流水线爱情片暴击,尤其是去年《十年一品温如言》的残忍毒打后,今年瞄准情侣观众的情人节、七夕爱情片,迅速变得无人问津。

而喜剧这边,观众也显然并非抛弃了整个喜剧大类型(比如年冠《满江红》也算喜剧),而是厌烦了某些带有特定舞台化模式和标志性演员面孔的喜剧——比如近两年网络风评急转直下的开心麻花喜剧。

以至于事实上非麻花出品的国庆档温情喜剧《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也由于出现太多麻花演员被“误伤”,在口碑不错的情况下吞下票房失利的苦果。

而因在观众心中留下“老套乏味”的印象而落寞的类型,就属狭义上的主旋律大片了。

众星云集的《志愿军》在国庆档收获不到9亿的平淡成绩,证明了抗美援朝题材已被过度开发。观众在经历《长津湖》和《水门桥》的连番轰炸后,短期内已对该题材接受疲劳。

而《惊天救援》这一主旋律灾难大片的惨败,也是观众对《救火英雄》《烈火英雄》类模板式救援电影审美脱敏的结果。

不过市场机制就是这样:有了成功经验就开始批量复制,直到失败再寻找新路子。特定类型喜剧片和主旋律大片的落寞不会长期持续下去,观众的兴趣周期总有回潮的一天。真正赶客的不是某种题材或类型,是毫无端正态度和创新意识,只知道跟风圈钱的歪路。

而反过来讲,今年当红的“版本答案”可以说是犯罪题材。

虽然在今年票房总榜的最前列,犯罪电影的数量并不特别突出,但该类型时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现了大量跟风同质化作品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稳定的市场预期。这一点在下半年体现得尤为明显。

暑期档《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双双超过35亿的大获全胜自不必提,暑期档结束后,《第八个嫌疑人》《坚如磐石》《拯救嫌疑人》《三大队》分别拿下9至12月票房冠军(《三大队》数据截至28日),也尽显类型强势。

虽然这些犯罪片相互之间议题、格调的差异也不小,但总体反映了观众今年对犯罪元素的偏好。从今年剧王《狂飙》和豆瓣最高评分国产剧《漫长的季节》也都是犯罪题材这一点上,也可以侧面印证出来。

在此,我们不深挖犯罪题材受欢迎的类型优势和社会心理因素,但必须得提出,国产犯罪片也有翻拍作品太多、反转模式过度开发、风格质感同质化严重、总体格调不高等隐患。

广大犯罪片创作者,要做好类型下行周期到来的心理预期,提高原创水平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至于其他未有特别剧烈变动的类型中,也有一些现象产生。比如整体而言,今年热门院线片中的题材类型称得上多姿多彩。

仅在年榜前二十名中,就包纳了古装悬疑、科幻、犯罪、悬疑、神话、现实题材、动画、战争、爱情、动作、谍战等繁杂的类型。百花齐放,乃是国片之幸。

5、“口碑”为王,观众更加谨慎

过往的行业认知一般认为,虽然影片实际上映的窗口期理论上可达数月,但首周末两到三天的票房数字,就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票房成败。这个规律在今年不那么有效了。

体现在两级电影的市场接受上,就是观众一方面对烂片避之不及,差口碑一旦发酵便迅速暴死。如艾伦、沈腾主演的暑期档喜剧大片《超能一家人》,豆瓣评分仅3.6,质量之低引起公愤。

影片也受口碑拖累,在周五票房接近9000万的强劲开局之后,周六周日立即变为连跌。首周末三天,影片收获2.22亿票房——而影片最终总票房仅为3亿。

同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如11月上映的《惊奇队长2》也是如此。此类头部大片的后劲之差,说明观众确实是越发不好糊弄了。

另一方面,对于有口皆碑的好片,电影市场出现了“首映成绩不能定胜负”、从首周预测整体越来越失灵、佳片起势和生命周期越来越长尾的新现象。

对应在暑期档大片中,《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三位赢家的最终票房都远超映前预测,和上映首周的智能模拟外推预测。影片在第二周周末才达到观影潮最高峰的现象,并不少见。

若以“总票房/首周票房=后劲系数”来计算,虽然《八角笼中》因今年备受争议的“长时间大规模点映”无法测算,但分别在周六和周四上映的《长安三万里》和《封神第一部》,后劲系数达到了骇人的9.1倍和7倍,实打实证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后劲取决于“口碑”——这并非完全等同于影片的豆瓣或猫淘评分,而是观众对影片风评的一种综合判断:平台评分、自媒体意见和网络社区观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权重更大的,恐怕是熟人之间口口相传,字面意义上的“口碑”。比如豆瓣仅6分出头的《消失的她》和《拯救嫌疑人》,在普通观众当中,却算是妥妥的“高口碑”。

概括说来,能够满足观众期待,“口碑好”的电影,必有三种特质其一:要么有绝对的高质量,要么是“非去电影院看不可”、能鲜明地与其他居家娱乐形式区分开来,要么能提供足量的情绪价值。

说到底,“烂片越来越赶客”和“好片越来越长尾”这两种反差极大的现象背后,还是在全民消费愈加俭省、谨慎的大背景下,观众在电影院的消费也不再大手大脚,对院线电影的选择也更倾向于兑现“物有所值”的心理预期。

在今年预估观影人口实际还要超过2019年的情况下,根据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3电影市场与观众调研报告,观影人口的人均观影频次是远低于疫情前的。

这样的消费谨慎现象,带给电影业界的可能有短期内的业绩问题,但长期来看,这是倒逼行业提升电影制作和发行水平的一项积极动力。

6、“话题性”电影催生爆款,短视频“情绪营销”登堂入室

今年影市,“话题性”电影大爆的现象尤为突出。

不仅是紧扣“渣男”、“反诈”两大社会热点的黑马《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凭借超高话题性脱颖而出,票房完全超越基本娱乐层面,上升到社会事件级别,且热度和讨论度达到超长时间的发酵和延续。

其余能引起不同圈层热烈讨论的电影,也获得了程度不同的票房成功。

话题性电影成功的底层逻辑,在于同时满足了观众的切身情绪需求和社交资本需求。

一方面,此类影片的议题核心或多或少触及了观众的情感本能或危险焦虑;

另一方面,当这类片子的影响力扩张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外,更多的观众会出于“不看不合群”的社交压力和“参与感驱使”去电影院买票。而看完电影之后,观众又会进一步产生某种“共同体情感连接”的共在感——比如“身为女性”或“身为潜在电诈受害者”的自觉,获得心理安慰。

今年许多女性议题电影的成功之道,就在这里。

而今年短视频电影营销打开的崭新局面,也在这两条逻辑的延长线上。

短视频相比于传统的社交媒体和公共平台,利用最适宜于手机观看的便携竖向短视频形式,给予潜在的购票观众以直接、生动、强烈的感官刺激,将榨取来的吸引力转化为财富。

另一方面,短视频的病毒传播模式、喧闹特点和评论区生态,又能最大程度给予用户一种“不孤独”的连结感,吸引他们去电影院体验“集体观看”的氛围。

但无论是截取片中的精彩桥段,还是夸张虚假的观众反应剪辑,抑或是“霍思燕哭了、吴京探班、张艺谋震惊”的短视频宣发三件套,绝大多数电影的短视频营销所能做的,只能是放大、增幅影片本身的吸引力效应,而不是“光靠短视频一举冲天”。事实上,今年也有许多短视频数据出色,票房不佳的电影。

但总而言之,在吸引观众,发掘新圈层的道路上,2023年的电影市场,给业界留下了许多“新”经验。

7、行业“传帮带”,大监制 新导演模式盛行

2023年,是大监制 新导演的扶持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

陈思诚监制、戴墨执导的《三大队》,郑保瑞监制、李子俊执导的《第八个嫌疑人》,宁浩监制、王子昭执导的《二手杰作》都是这种模式的产品,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但最突出的是今年票房的三、四名:宁浩监制 申奥执导的《孤注一掷》,陈思诚监制 崔睿、刘翔联合执导的《消失的她》。

其实以这种模式取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往年就有,2018年宁浩监制 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陈思诚监制、柯汶利和戴墨分别执导的两部《误杀》;韩延监制、刘江江执导的《人生大事》等,就已经给业界打了样板。

但今年这两部重磅炸弹短期内相继大爆发,一举拿下暑期档冠亚军,无疑是将“大监制 新导演”模式的吸睛度拉到了顶点。

事情的本质分两方面。

一方面是前辈倾斜资源、人脉、经验扶持后辈,搞薪火相传的“传帮带”;

另一方面,陈思诚、宁浩这样的头部电影人由导演转型“项目经理”式制片人,在国产电影“导演中心制”的大环境中引入了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的要素。

这种情况下,制片人或监制对成片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导演,如陈思诚就是实际的“驻组监制”或“总导演”。

总体来说,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新的商业片导演有了出头机会,行业得以有序更新换血;青年导演得到前辈把关,往往能更好把握影片的市场预期,在精心培育中茁壮成长。

至于导演的个人特质可能被监制压制这一点,其实无需担忧:才华压不住的导演,自然会冒头,能被压住的导演,安心当个熟练的类型片执行者,对业界、个人和观众来说,也是不坏的选择。

相信未来几年,更多头部电影人会推出自己的“新导演扶持计划”,培养“嫡系”,促进这一模式的发扬光大。

8、性别格局“阳盛阴衰”,亟待扭转

根据灯塔专业版发布的2023电影市场与观众调研报告,今年截至10月17日,女性电影观众的占比58.3%,创下近年新高。

“阴盛阳衰”愈发突出,已隐隐有失衡的迹象,令人担心明年的男性电影观众会不会进一步流失,导致市场难以突破体量天花板。

但相比之下,今年由女性电影人主导的电影创作,在数量和市场体量上又都有严重的规模不足,这更需要业界警醒。

今年票房前30名的影片之中,只有张末执导,张小斐主演的《拯救嫌疑人》是女性导演或女演员一番。这样的严重失衡,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按理来说,女性观众增多,女性电影也应当顺势增多。但今年能最大化满足女性观众情绪价值的电影,如《消失的她》这种堪称“女性观众联谊片”的现象级电影,既不是女导演也不是女一番。

而真正的女性创作向电影中,无论是聚焦女性现实议题的《我不是风暴》(1.8亿)、歌颂女性模范事迹的《我本是高山》(预计9200万),还是周冬雨主演的“女一番”商业片《鹦鹉杀》(3939万)《热搜》(6318万),市场表现和话题讨论度都是不痛不痒。

今年火爆全球的女性电影《芭比》(2.52亿),虽然收获了一批中国观众,却也未达到海外的超高热度。

诚然,关注女性价值的电影并不一定要由女性电影人执导或主演,女性电影人执导或主演的电影也不必然要张扬女性价值。但在影片创作端,“妇女能占半边天”的价值得不到贯彻,过于“阳盛阴衰”,总归不是什么好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样的。从创作者层面来说,男导演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力上,都占据行业绝对统治地位;而迎合女观众的“流量化”策略,也在客观上使得男明星、男偶像们有更多机会。

不过既然女明星能够在剧集领域叱咤风云撑起半边天,没有理由说在电影领域就不行。真正缺的,还是能出圈的好剧本、好角色。

所以一方面,女性主导电影的发展需要大环境的包容和扶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包括女明星在内的女性电影人们能够锐意进取、更敢尝试和冒险。

总之,我们期望看到电影产出端“阳盛阴衰”的现状能有所改变。明年的大银幕上,能出现像“李焕英”“陈念”这样标志性的女性角色。

结语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大幅回暖,堪称起死回生,令人欣喜。

虽然目力所到之处,也不尽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市场规模还未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市场质量和制度设计仍待提高。

但遥想起去年这时候,对国内电影市场哀鸿遍野,齐呼“电影要完”的悲观情绪还犹在眼前。今年的成绩一出,虽然并非没有遗憾和隐忧,但也足以让电影业像三体人一样,从“脱水”到“复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对2024年的电影市场感到悲观。毕竟,“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带着希望,继续努力前进吧。

(策划/斯汀蜀黍 文/阿拉纽特)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