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舞台、新表达、新诠释,这档节目为国风焕新声|《国风超有戏》收官

 2024-08-10 阅读:428 点赞:272

8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风超有戏》总结座谈会在京举行。国风音乐到底是什么?国风音乐迎来了怎样的新发展?风从何来,又去向何方……随着节目的收官,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各领域专家学者与节目主创人员的探讨中愈加清晰。

“我们追寻国风,乐见人生;我们满怀热爱,续写华彩乐章。”汇集戏曲演员、国风歌手等阵容,唱响经典戏歌、演绎原创作品、共创戏韵舞台,过去两个多月,《国风超有戏》以“戏曲 流行音乐”模式,引领国风音乐发展潮流的同时,更成为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新时代传播的一次有益实践,让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在新的时代释放新的光彩。

自6月5日起在综合频道、综艺频道、戏曲频道、长城平台戏曲频道、音乐频道、音乐之声、央视频等平台播出后,《国风超有戏》已连续十周保持同时段综艺节目排名第一。截至收官,节目全网曝光量达22亿次,全媒体累计触达10.1亿人次,全媒体受众规模 4.9亿人,其中年轻用户规模占比 39.02%,网友好评如潮。

因国风而聚

制造更多“文化的相遇”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走过了漫漫九期国风音乐探索之旅,国风金曲夜集结了一路同行的“超有戏朋友圈”、国风音乐人以及国风新伙伴,回望收获,畅想未来。

《国风超有戏》节目负责人董艺

座谈会上,《国风超有戏》节目负责人董艺表示,节目展现上下五千年的国风积淀,坚持用大道至简的方式放大它的魅力。因此,《国风超有戏》紧扣“国风表达”展开叙事,每期节目首先给予音乐人充分的展示空间,生动展示不同音乐人心中的国风音乐,不断用新视角打开国风音乐的新可能。

如“以乐识人”环节,布衣乐队致力于诠释西北民乐的风情,黄龄以《天空中划过一道星光》和《醉》展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东方美韵,上上在《家国》将西北群山的坚毅与烟雨江南的柔美进行巧妙的绾合,张晓涵的《中状元》和《珠帘寨》不断刷新观众对国风音乐的“刻板印象”,牛清栏和乐队的伙伴们一起将摇滚元素融入河南坠子征服全场,高卿尘带来《金鸣》《那时的你》两首歌曲更是用外国人的视角、手法表现中国音乐,还有扬琴、古筝、笛子、牛角匏等民族乐器与小号、架子鼓、吉他等西洋乐器在舞台上的相得益彰……

十期节目里,《国风超有戏》不断打开着观众对国风的认知,让我们看到国风的无限可能。正是这种致力于为国风打造更广阔的舞台、展现国风音乐的多种形式的表达,使得《国风超有戏》“追溯戏曲的土壤,引领流行的浪潮”成为可能。当多元的声音、多样的表达、不同的元素汇聚于舞台之上,观众也得以从文化、旋律、乐器等不同角度,全方位感受国风魅力,了解并热爱戏曲、热爱国风音乐。

与此同时,《国风超有戏》也是一个交流的舞台。来到节目中的每一位音乐人或多或少都带着自己的“小心思”,井胧想要勇敢尝试在国风音乐上的突破、刘洋洋期待新作品的诞生、金润吉希望打开心中的国风基因、孔曦想通过自己的说唱给这个节目掀起一点波浪、以及刘宇希望中华文化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国风超有戏》以国风为纽带,为观众展现多元化风格的同时,也将热爱并致力于国风传承的音乐人联结在一起,搭建沟通对话的桥梁。

“超有戏朋友圈伙伴”王珮瑜表示,希望通过节目能有更多的戏曲从业者关注戏外国风,“我们不仅仅应该有本工的专业和基本功,更应该把视野辐射到更广阔的艺术和音乐天地。而《国风超有戏》恰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抓手”。

唱国风新声

看到碰撞融合的惊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将《国风超有戏》评价为“一次音乐戏曲的创新工程”。她在座谈会中表示,节目以融合来创造复合模态,充分调动了视听感受的优势,充分运用数智新技术、多平台信息分发渠道等为节目的播出效果保驾护航。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则认为,《国风超有戏》的制作播出顺应了戏曲发展的规律。从节目的策划、参与嘉宾的多元,看到了开放式跨界组合参与的神奇魔力,正是这样的跨界融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了路径。可见,《国风超有戏》之所以能吸引人,就在于国风音乐人们不断地探索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表达,在国风音乐共创实验的演绎中,持续为国风音乐注入新的生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

一方面,《国风超有戏》的交流并非拘泥于对现有歌曲的表演,而是以创造力延续生命力,在守正创新的探索创作中激扬国风音乐的无限活力。每期邀请的4—5组国风音乐人们风格迥异,但都以“在实验中碰撞、融合,激发新火花”为初心。虽是自由组合,但他们相同的美学价值、对彼此音乐理念的认可、一致的艺术追求、对感兴趣的新事物勇于探索尝试等,使得国风新声成为可能。同时,这种共创合作也为当下的音乐创作提供不少可借鉴的方法。

另一方面,无论是将戏曲融入流行,让更多的年轻观众感受戏韵悠长;还是以质朴的腔调,诉说耳畔的乡音;亦或是将诗情画意、大好河山也化作音符,吟唱成歌谣……节目打破了不同受众的次元壁,让观众看到从古风、古韵中萃取养分,在现代潮流中多元融合的“新国风”。“超有戏朋友圈伙伴”捞仔鼓励每一个国风音乐人,要打开自己的视野、要迎接更多的视角,并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国风音乐创作之中。

“和羹之美,在于合意。我觉得好的国风音乐就是一种令人惊喜的混搭。”“超有戏朋友圈伙伴”杨雨说道。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在节目中也表示,“节目将流行音乐和戏曲等多种中国民间音乐的元素的融合,竖起国风音乐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正是因为《国风超有戏》这种极强的包容度,国风音乐人用更大胆、更年轻、更鲜活的方式,不断开拓国风音乐表达的新维度,打开国风音乐的未来发展空间,为不同种国风音乐写下新的注脚,也让观众对国风音乐的未来产生更大期待。正如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捞仔在节目中所说,音乐是无界的,国风音乐更是包容的,“所以《国风超有戏》首先是要做国风,第二要超越自己才有戏。”

焕国风新貌

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

国风音乐继承中国古代音乐精髓,再见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星河浪漫。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秘书长、戏剧评论家崔伟认为《国风超有戏》以专业化视角呈现的国风戏歌具有极强的文化深情,是文化自信的一次践行,节目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蕴,主题突出,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的共融,既繁荣了现代音乐的创作主题,又激活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感染力。《国风超有戏》通过不同主题的设计,将深厚的文化底蕴润物细无声地蕴含在旋律音符之间,引领观众感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的精神文化内核,增强传统美德的时代感召力。

在高山流水中觅得知音,在情比金坚中见证相濡以沫,在神话传说中重逢山海,在家风润心中感受情怀,在足智多谋中集聚中国智慧,在巾帼力量中唱响巾帼之歌,在孝思不匮中思乡知路远,在忠肝义胆中坚守传承……过往的节目中,《国风超有戏》每一期都切中了最能够引起中国人共情的主题,这也恰恰是其最能打动杨雨的地方,“无论形式如何创新、如何跨界、如何破题,我们节目坚守的这个中国情始终没有变过。”

节目之内,《国风超有戏》让观众感觉到“一往情深深几许”的中国式的含蓄与深情;节目之外,《国风超有戏》也进一步探索更加贴合新媒体环境的互动传播方式,发力新媒体创意短视频。通过策划国风街采,联动高校学生、戏曲演员、广场舞阿姨等各年龄段观众合唱《国风超有戏》主题曲,联动网络红人、kol等多种方式推荐《国风超有戏》节目里的原创歌曲,节目打破传统模式的传播壁垒,强化国风音乐的传唱热度,实现影响力全方位延续。

在郦波看来,当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是发自骨子里的,它不是简单的追求时尚或流行,它是一种文化血脉的觉醒。“当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喜欢国风音乐的时候,我觉得就是这个时代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音乐学家田青也认为,我们的年轻一代越来越有文化自信了,而且也在努力创造一种自信的文化,同时表示《国风超有戏》以融合、突破、创新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寻找到了一条新的路,一方面主动伸手向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同时另一只手伸向年轻人,通过他们的创新与热情,做到与时代携手同行。

总台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风超有戏》与近百位国风音乐人以好奇和探索的视角,携手走过的一场场国风音乐探索之旅,恰是推动文化繁荣,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一种积极实践。观众也从《国风超有戏》的音乐创作里,看到传统文化与新艺术形式的“双向奔赴”,进而加入国风音乐,也加入到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中来。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