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部儿童电影,看孩子要承受什么?

 2024-06-30 阅读:231 点赞:180

2024年6月2日刊|总第3620期

5月25日,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下文简称《朱同》)上映了,影片借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轻巧地反映出了儿童眼中成人世界存在的问题。

同样是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电影,4月19日大陆上映的香港电影《年少日记》,这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则沉重很多。影片用悬疑反转的叙事技巧和日记的形式,揭开了一个暴力导致的家庭悲剧。

再之前,2019年4月29日上映的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为了死去的妹妹,将自己父母告上法庭,要求他们不许再生孩子。

如何对待儿童,可以衡量这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让我们用三部影片《年少日记》《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何以为家》,看看儿童的眼中,反映出成人世界里多少令人惊心怵目的问题。

《年少日记》:家庭暴力

《年少日记》以双时空叙事结构推进故事,以中学老师郑Sir(卢镇业 饰)视角带出了他经历的童年往事。

郑Sir小时候,天资聪颖,成绩优秀。他是父母的骄傲。然而父亲粗暴打骂,母亲流泪施压,“他”漠不关心,导致了哥哥的悲剧,哥哥从天台跳楼身亡……

影片冷峻地批判了在看似幸福的中产家庭下,一个孩子所承受的暴力,也深刻地揭示了家庭中盛行的优绩主义对孩子的残害。

在充满暴力的家庭中,施暴者为所欲为,以大欺小,漠视和否认孩子的情感和自尊。更让人恐惧的是,施暴者通常会以“你犯了错、你做得不好,因而我要教育你、鞭策你”的逻辑,将暴力行为合理化,任意打击摧残孩子的自尊和生命力。

这样的孩子出于生存本能,注定了只能顺从迎合施暴者的期待,将生命的主权和自我全部奉上,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结局。

在对暴力的恐惧下,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很难有正常的温情、正义、良知,最终母亲也转变为加害者,手足兄弟变成了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从这部影片引申来看,让孩子远离暴力,为人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庭氛围,是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因为孩子和成人力量的不对等,要和孩子有平等尊重的关系,还要履行养育和引导的责任,想要做好并不容易。为人父母的自我意识的控制,以及对教育孩子的权力使用是需要格外小心的。

正如纪伯伦的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朱同》:校园规训

《朱同》这部影片的内容与形式结合得相当巧妙。影片中,校园里日常小事被以奇妙夸张的方式展现出来,突出表现了儿童纯真细腻的感受和心理活动。

影片风格轻松幽默,带有讽刺意味,让很多人沉浸在一种亦真亦假的观感中。尤其是结尾处,朱同(岳昊 饰)没有继续在这个学校里上学,因为他姥姥说,过得开心最重要!更让这部影片的气质轻盈而不沉重。

很多人把这部影片当成一部轻奇幻喜剧片,回忆自己童年的纯真和趣味。

但这部电影又不能仅当成一部回忆童年的轻喜剧片,在夸张的情节中,有着批判现实和反思社会的意味。

这是影片创作者掌握分寸厉害的地方。若我们完全代入孩童视角,会发现孩子在校园的一天,有各种条条框框的规训等着他们,他们稍不注意就要受到批评教育。

实际上,朱同的烦恼从上学路上就开始了,他费劲心思引导小卖部老板给自己的试卷签家长的名字,以应付老师的要求。接着是校门口专管红领巾佩戴检查,之后还有无数的“飞来横祸”,他被点名,被劈头盖脸地教育,要求认错、请家长、写检查……

在这个过程中,朱同被人一遍一遍地问,“你是哪个班的?你叫什么名字?”,他被反复提醒他“你闯祸了,你需要认错写检查”,以此符合学校的规范教育。

影片中最讽刺的是,朱同被老师赶出去找英语书,却遇到了来巡视检查的领导,朱同面对领导“和蔼”地询问,他不得不撒谎逃避,“装病”去了医务室,还好医务室的老师并不太认真,然而他谎报名字的事情还是被戳穿了。

这个片段很精妙地讽刺了学校领导的虚伪教条和形式主义。

影片中几乎没有表现教育者对孩子的关爱和引领,只有宋老师(王珞丹 饰)对朱同有一丝同情。在这里,老师更多的是规训者,不是引导者,他们用表扬批评的行为管理孩子的言行,尤其是用批评教育的方式激起孩子的羞耻心。

每个孩子在这种耻感文化的规训体制下逐渐“变形”,朱同的想象力尚在,还有一件好事发生。其他孩子已在校园规训下失去了个性和色彩。

一个是处处都体贴周到的班长(徐艺瑄 饰),她一定要懂事地给班主任拿水杯。一个是查岗的中队长(方东海 饰),他已明白如何从上位者手中接过权力,使用权力。这不得不说,是整个社会教育的悲哀。

孩子从家庭走向校园,是社会化的第一步,学校里的教育者秉承什么样的理念,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非常有必要去审视和监督

《何以为家》:社会抛弃

《何以为家》更犀利地表达了孩子对现实社会发起决绝的反抗和控诉。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要讲述十二岁的孩子赞恩,他为了死去妹妹持刀伤人,并在狱中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他们不能再生育的故事。

赞恩生活在黎巴嫩贫民窟,这里很贫穷很混乱。人的基本生存权力得不到保障,因为人口移民与制度混乱,金钱买卖孩子的社会犯罪每天在发生。

雨果在《悲惨世界》序言中提出:男人因贫困而沉沦,女人因饥饿而堕落,儿童因无知而凋败。

赞恩自己还未长大,出生后没有受到父母的爱护和养育,却早已被迫承担家务,照料和养育弟弟妹妹的重担,他在入狱之前,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和准确年龄。

让他愤怒的是,他十一岁的妹妹哈萨(海塔·塞德拉·伊扎姆 饰)第一次来月经,就要被父母“嫁”给房东,赞恩偷偷把她的脏裤子藏起来,洗掉血污,还是未能阻止妹妹的悲剧,最终他持刀伤人,被捕入狱。

父亲面对指控的庭审上,他把将十一岁的女儿嫁出去的行为,辩解为:“我们也是为了让哈萨过得好……我是想把她嫁到一个好人家,那她就能睡大床了”。

妹妹的丈夫在法庭中被审问:十一岁的女孩可以结婚吗?她能有结婚的意识吗?他却将行为归咎于社会习俗,“我身边好多(女孩)都是这么大结婚的……我也不知道她会因怀孕而死。”

在成人世界中,生存成了问题,对生命和情感的麻木和冷漠,让孩子震惊、质疑、愤怒。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所有人都觉得现实沉重如此,没有办法摆脱这样的命运。赞恩在狱中,与对生命完全漠视和麻木的母亲断绝关系,并将他们有罪的事实剖析出来,让他们接受审判。

“儿童是成人之父”,父母没有养育孩子,孩子却给父母沉痛的“教育”。这部影片带给人的力量是震撼的。

《年少日记》《朱同》《何以为家》分别从家庭、校园和社会层面,以儿童的视角映衬出成人世界的野蛮、丑陋和愚昧。“救救孩子”,在今天,鲁迅先生的呐喊仍然振聋发聩,这些影片对问题的剖析使我们警醒。

【文/张红柳】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