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末世灾难大师努力端水……让中国网友兴奋的《美国内战》,竟然不是战争爽片?

 2024-06-30 阅读:394 点赞:152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已经在网上热了好几个月的政治幻想战争电影《美国内战》,即将在6月7日登陆国内院线。

端午档的蛋糕,这部流量大片誓要分得一块。

北美4月12号上映的本片,对中国观众来说,片名就是最大的噱头,而《美国内战》四个字,也是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故事框架:德州和加州联合组成“西方势力”,西北部的激进派蜂起,东南佛罗里达分裂,多方势力联合挑战剩余的联邦主体,争取“进军华盛顿,活捉大统领”……美帝崩裂,全民吃鸡!

这部由英国人亚历克斯·加兰(《机械姬》《湮灭》)创作,从标题到设定都极其抓人眼球的电影,从去年12月发布首款预告开始,就引起了全球网友的注意,尤其在爱看美帝乐子的中国网友中间,更是激起千层浪。

今年4月影片在北美正式上映后,又因为2月发生的德州边境事件特别“应景”,以及片中极右翼认同香港移民是中国人的桥段,对中国观众来说相当于承认了一国两制,节目效果拉满,《美国内战》在中国的热度更加水涨船高,全网段子纷飞,许多平时不关注电影的媒体也来参与讨论。

众所周知,由于政治极化加剧,美国的第二次内战虽然现在看还没影,但已成为全球精英眼中一种“不能被完全排除”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的爆发未必是在近一二十年。

令人激动的设想被搬上了银幕,中国观众出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心理,格外想看“打起来”,自然可以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不引进就显得有点不太礼貌了。最终影片定于端午档引进国内。在端午新片整体吸引力不够突出的情况下,《美国内战》有望凭片名“骗”得一定数量的观众进场。

然而其实,《美国内战》并不是一部A级制作的全景式战争大片。被噱头和刺激性吸引进影院的观众,到时候恐怕会大失所望。

没有大军对垒、狂轰滥炸、高科技巨兽互殴这样的恢弘场面,而只是中等制作;美国分裂战争是背景设定,但片子大多数时间里的节奏却并不剑拔弩张,而是比较舒缓深沉,有点“文艺兮兮”的。若没有摆正对电影的预期,真的很有可能感觉《美国内战》只是令人扫兴的“标题党”。

影片的叙事模式是“快照式”的公路片。四人团体的第一人称视角,从想赶在叛军攻占华盛顿之前采访联邦总统的记者出发,“快照式”地截取内战的几个微观片段。

从宏观角度描绘政治幻想的大格局作品,放眼全球不在少数,比如假定法西斯赢得二战的《高堡奇人》,构思新冷战对抗的《全频带阻塞干扰》和《机动战士高达00》,都是这类。

但这部《美国内战》和以上作品有所不同。

电影缺少俯瞰式的宏观叙事,没有详细介绍各个阵营,没有上层决策视角,甚至没有充分解释美国为什么发生内战。有的只是普通记者穿越国土的所见所闻:各地形势的混乱,交火的真实和残酷,各地武装和居民的状态,以及主角团体在此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只有最后跟随叛军进驻华盛顿、攻占白宫、杀死总统的段落,才稍微有点“宏大叙事”的影子。

记者的眼睛是纪实的眼睛。也正因为《美国内战》的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主角团的个体视角上,电影中的战争才脱离了宏大的基调,回归了本身的残酷和荒诞,充满危险、不安的代入感。

在废弃的游乐园里,记者问正在枪战的士兵“你是哪一边的,对手是谁”,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只知道对方在瞄准我们”——打到这个程度,阵营和正义都失去意义,自保才重要。

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不知属于内战中哪方势力,但更有可能是乘乱自我武装的士兵进行了大屠杀,挖了乱葬坑,并杀死了主角的亚裔同伴——这是极右翼种族主义者压抑解放之后露出獠牙。

在失去秩序的土地上,人们回到了“所有人与所有人为敌”的自然状态,人随时有可能变得丧失理智、回归暴力,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诞、讽刺。

所以导演加兰说,《美国内战》的创作主题是“彻底的反战”。

因而,《美国内战》中大量背景信息和战争细节的模糊,也是加兰的刻意为之。但正因为这点,影片在美国内部遭受很大争议。

这其实并不出人意料。美国政治的现实是进步派的民主党选民和保守派的共和党选民愈发对立,社会愈发撕裂。但文艺界普遍偏向进步派,所以绝大多数文艺作品、尤其是和政治相关的作品,反保守派的立场是很鲜明的。

加兰但作为外来的英国人,他对美国政治的观察多了一份中立旁观的冷静色彩,认为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极端对立的局面之所以形成,正是因为两党选民对对方的非理性仇恨。

因此,加兰抱着一种调和矛盾的愿望,没有将《美国内战》拍成一部单方面批判共和党的“政治檄文”,而是有意模糊对立,不将片中“恶”的部分完全分配给保守派,这其实是一种“找平衡”。

比如片中有右翼嫌疑的联邦总统令人联想到特朗普,但加兰和演员们都统一口径,竭力否认这种对应关系。

又比如片中加州(民主党铁杆州)和德州(共和党铁杆州)联合的设定,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加兰这么写,是故意为了让电影的设定不对应现实中的政治对立,以免过于有“讨伐共和党”的意识形态倾向性,而是传递“各种对立都有可能发生”的警示。

还比如有意提到一些能产生歧义的信息,像是只存在于对白里的“antifa大屠杀”。antifa是进步组织,但电影完全没说明这场惨剧是“antifa遭到了屠杀”还是“antifa制造了屠杀”。

加兰的潜台词是对民主党人的苦口婆心:不要觉得自己完全正义,对方完全邪恶,极端对立久了,自认正义的人也有可能变得残暴。

加兰本人是偏向进步的,但他总体上还是努力维持相对中立,甚至有不少给共和党“找补”、强调民主党也有变成坏人的可能。这种找补有时显得太过分了,片尾甚至出现了对臭名昭著的保守派阴谋论者吴安迪(Andy Ngo)的致谢,引起广泛批评。

这就像是著名足球解说詹俊是利物浦球迷,但为了刻意突出自己的中立性,很多时候在解说中还偏向利物浦的对手。

加兰也是这样的“端水大师”,他想说的就是:“你们不要再喊打喊杀了!分裂和战争是很残酷的!”如果不从两极分裂、互不沟通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残酷的事情就有可能发生。

加兰想要做的,就是通过正面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参战人员的非理性,来激起最普遍、最基本、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同情心,从而使观众恐惧这种末世景象,从而厌弃一切战争。

然而尽管出发点良好,《美国内战》还是遭到许多民主党知识分子的批评:“共和党怎么能不是唯一的坏蛋呢?”在固执认为自己正义、对方邪恶的眼睛里,保持中立也是一种和稀泥、拉偏架。

影片的观众群体倒是挺中立的,两方观众几乎一样多。考虑到在美国,保守派的观影次数相对较少,《美国内战》在“端水”配比方面,确实不能做得更“理中客”了。

不过,民主党人和其他更左的媒体对《美国内战》的批评并非毫无道理,常用的一个形容词就是“非政治化”。加兰的电影将美国内战这一情景“非政治化”了:

表面上是一部政治幻想电影,但刻意远离对美国真实对立的关切,没有充分描绘出现实的分歧,因而很不写实,缺乏历史厚重感,而有种另类末日灾难片的感觉,只不过是灭世灾难从僵尸屠城,变成了内战分裂。

其实这是加兰创作趣味的延续。他在没当导演的时候,就曾创作过著名的末日丧尸电影剧本《惊变28天》,废弃的城市和设施,空旷的街道,优美的自然风光,大逃杀的荒凉世界……都是他中意的设定和审美元素。

《美国内战》在美学上也确实是独树一帜:摄影流畅优美,音效极其写实逼真,时而强调空间感时而强调临场感,自然声、枪械声和无源音乐的混音做得特别立体,虽然缺少令人血脉贲张的大场面刺激,但却是一部好看、好听的风景大片。

但这些“表面功夫”,以及少数小段子和战争场景的吸引力,远不能让对美国政治不特别关心的路人观众、尤其是奔着“战争大片”去的观众感到满意,影片整体的节奏还是比较散漫,缺少爆点。

就比如广大中国观众,对美国愈发严重的政治对立虽然有所耳闻,但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缺少美国本国人民的切身体会和焦虑,因而看这部完全不是“爽片”的《美国内战》,真的缺少代入感。豆瓣6.4的评分,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说实话,《美国内战》能够赢得如此庞大的内网流量,毫无疑问要归功于中美的时势。但作为一部政治电影,《美国内战》的精彩程度,其实远不能和现实中各国内部政治、国际间政治的风云诡谲相提并论。

影迷可以看美学风格和场面调度,政治爱好者看了可以图一乐,大片爱好者什么也看不到,学者可以把影片传播和争议的情况当作社会心理分析案例——这就是千人千面的《美国内战》。

(文/阿拉纽特)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