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影片找到突破口 专访《我经过风暴》编剧、导演秦海燕

 2024-06-30 阅读:692 点赞:330

原标题:批判现实主义影片找到突破口 专访《我经过风暴》编剧、导演秦海燕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今年暑期档是一个现实题材井喷的档期。

从大爆项目到中小等体量影片,大量聚焦各类细分领域的优质影片集中在今年暑期档涌现。在繁多的佳作中,一部名为《我经过风暴》的影片引起了犀牛君的兴趣。

在动辄二三十亿的头部项目面前,这部在暑期档后半才姗姗来迟的非大成本现实题材项目,却以坚挺姿态逆流而上,在首日排片占比仅8%的情况下一路走到现在的1.75亿元成绩,从石头缝里开出了花。而我们,也从这部影片身上感受到了远比票房数字更加重要的内在价值。

作为电影市场上第一部反家暴题材影片,《我经过风暴》的故事没有停留于对家暴现象的揭露,更从深层次剖析了家暴受害者之困境以及反家暴之艰难。在这样一个真诚的故事背后,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创作者那份勇于揭开现实、反思现实的果敢。

怀着这种心情,犀牛君与这部影片的编剧兼导演秦海燕,聊了聊她与《我经过风暴》的创作故事。

一次感同身受后的“强烈”意愿

在此前的很多采访中,秦海燕都曾介绍过这部影片的缘起。因为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让她有了一种见证者独有的感同身受,而这,也是她此次选择创作这个故事的主要动力源。

尽管放眼整个市场维度下,这部反家暴题材作品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而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切入视角也称得上罕见,但落到实际创作过程中,秦海燕其实并不认为这是一次特别的手法。

从创作方法角度来看,由她担任编剧的2022年国庆档影片《万里归途》也同样采取了现实主义命题及真实采访来源这种创作方式。但相似的创作手法,却在《我经过风暴》里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编剧、导演秦海燕)

秦海燕把她的此次取材过程称作一种“纠偏”。

最初开始关注到这个议题,秦海燕的确是通过身边的朋友。一位城市中如徐敏一般的所谓成功职场女性,与此前惯常印象中所以为的遭遇家暴女性有很大的区别,但她依然陷入了名为家暴的“风暴”——友人的经历为秦海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因此决定执笔。

之后,为了勾勒出一个更加具象的故事,秦海燕开始了漫长大量的实地走访。

在采访过程中,秦海燕接触到了一些相关专家,让她获得了关于家暴议题更加全面细化的解读。她意识到了家暴的核心是一种控制关系,这种控制关系不但可能不会随着婚姻关系解体而消除,甚至可能会通过代际传递,导致孩子成长为新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事实。

在现实中,像徐敏这样有一定经济能力、社会资源、女性意识去脱离关系的女性已经是极少数人,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少数群体,仍然会面临家暴后的无助,甚至产生受虐妇女综合症,难以摆脱关系。

也是通过真实走访,秦海燕通过帮助这些人的律师、民警以及反家暴组织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了更多细节。取证之难、离婚之难、当事人与身边之人的无力,真正的反家暴历程,就宛如经历过一场剧烈的风暴。

在接触真实素材的过程中,秦海燕逐渐意识到了“在家暴这个很严肃的议题下,如果仅仅是利用议题去做‘爽文’或类型化的内容,是对这些被采访者乃至议题的不尊重。”比起类型化,“真实”对这部作品显然更为重要。

因此相较于传统电影作品那种更多出于主观意识上的创作,《我经过风暴》的诞生,在我们看来更像是一次水到渠成。

影片中,为了站在一个更公允的视角去诠释家暴,秦海燕并未刻意地去放大女性在家暴中的位置。在她看来,“家暴是一个黑洞、一个家庭癌症,甚至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代际传递。”

陈均的母亲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陈均亦从受害者转变成了施暴者,而徐敏与陈均的儿子念念,在目睹家暴的过程中,也受到了错误观念的浸染。这种超脱于性别界定的设定,反而更准确地诠释出了家暴的本质。

徐敏选择的反杀,或许在一些网友看起来似乎像是爽文的结局,事实上也具备极强的现实底色。秦海燕向我们介绍,在她取材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形形色色的案例。像徐敏一样被迫成为故意杀人者的家暴受害者,就在几年前真实上演过。

友人的经历、女性的困境让秦海燕作为一名女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社会责任感。“当时有了一种特别强烈的使命感,让你有了一定要去表达的欲望”,秦海燕道。

这种强烈的动力也推动着秦海燕坚持着把这部电影创作了出来,打磨成了一个既能展现她们的绝望、无奈,又能保留一些希望的故事。

回到现实里去

如今,现实题材已经成为行业内最主流的题材类型。

但人们也普遍认同,把现实题材落地现实从不是一件易事。

在《我经过风暴》的故事里,很多观众都汲取到了强烈的真实感和情感共鸣,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这部影片已经达成了它最核心的使命。在这背后,为了影片真实感的落地,秦海燕也做了诸多细化的设计。

首先在剧本端上,大量的扎实采访为这个剧本奠定下了现实主义基础。无论是脱胎于真实案例的人物还是海量采访中带来的故事情节乃至细节,都为这部作品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真实性。

当然,这并不只局限于主角家庭,作为故事重要推动者的两个律师角色,也饱含创作者的巧思。

徐敏一开始找到的律师王震,更多充当着现实中离婚律师的缩影。他们没有光鲜亮丽的行头和高大上的办公场景,很多观众预想中的理想主义发展也会在他们手中变成更为有效的解决方式。

而一路陪伴徐敏上诉的实习律师李小萌,除了成为徐敏对照组之外,同样也是观众代入故事的最佳切入点。

在刚接手案件时对徐敏的怀疑、为徐敏努力争取时的热血、在胜诉离婚后面对徐敏反悔时的无力甚至放弃,乃至最后周而复始决定再次帮助徐敏。李小萌在这个故事里的心境变化,也代表了绝大部分银幕前观众的情感起落。

其次在拍摄过程中,秦海燕和其他主创则采用了更多元的落地方式。

例如影片的美术团队,会通过在徐敏家的很多家具上张贴儿童贴纸这种细节方式来增加场景的生活感,以此来充当演员进入角色的抓手。摄影团队则在诠释这部影片的过程中弱化了“炫技”的成分,采用了更简洁有力的视听语言,为现实主义这个模式化的词汇,提供更加落地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演员快速进入情景,秦海燕还采用了一些“特别”的方式。除了尽可能利用顺拍的方式辅助演员保持情绪之外,还在正式开拍前先让男女主角和小演员一同体验家庭生活的感觉,放弃拍摄原定剧本内容,留出了一天半的时间去体验温馨家庭生活。

这些片段最终被剪成了一则MV。当然,考虑到影片调性,这些段落很难会出现在正片中,但这段情景却非常有力地助推演员迅速进入角色。以至于在第二天的吵架情景拍摄过程中,两位演员表演非常超出预期。“我觉得可能演员的内心就好像在平行时空里经历了这样的一段婚姻生活,然后忽然进入很撕裂的情境当中,导致两个人当时就演得很上头。”

到了全片高潮那场难度最高的法庭戏,这则MV也成了佟丽娅调动情绪的利器。长达4天的高强度拍摄,令人涕泪俱下的控诉与自白。依托于真实的情感抓手,表演也变得更为深入人心。

除此以外,在我们看来,能够准确提取“家暴”含义,同样也是这部影片共鸣之强烈的重要加成点。

很多看完影片的观众都意识到,《我经过风暴》的压迫感很大程度上并不直接来自暴力场景。

引发网友热议的黑底白字短信画面、徐敏在应酬后深夜归来时陈均的眼神,还有那些令人窒息的监控与尾随……这些画面,远比暴力血腥场面更加令人胆寒。

在秦海燕看来,“我觉得要理解家暴的核心就是一种控制,除了动作之外,也有精神的、语言的等等。首先要更准确地理解到家暴是一种控制方式,其次我自己也会觉得精神上、语言上的控制,可能比动作暴力更恐怖。”

当然另一方面,作为一部以反家暴为命题的影片,不刻意去渲染动作暴力,也是创作者们的初衷。据秦海燕介绍,甚至在最初的剧本版本中,对于家庭暴力的表达会更加隐晦,以至于可能造成观众与律师李小萌出现相同的观感。

但最终,秦海燕在在剪辑阶段和剪辑指导杨红雨探讨后,决定采用更加直白的处理方式,“我觉得影片可能需要大家更早地进入徐敏的内心,去与她共情。”

拥抱新身份

在成为一名导演之前,秦海燕已经做了近20年的编剧。

或许听过她名字的观众并不多,但说起《找到你》《刺杀小说家》《万里归途》这些耳熟能详的影片,恐怕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

突然离开舒适区向肩上担子更重的导演领域迈出一步,又选择了反家暴这样一个门槛极高的题材,这种转型的挑战性不言而喻。

不过秦海燕倒是有不同的观点。“很多人会认为编剧转导演会有一个思维的转换,但是他们可能真的不够了解编剧这个行业。”

在她看来,这次创作还是比较顺利的。除了前期大量的素材积累之外,在准备正式开机之前,秦海燕和其他主创人员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譬如与摄影团队花两个月时间画完分镜,通过前期沟通与演员达成对剧本与表达的认可,在拍摄现场,制片团队也非常顺畅地运转起来。相比之下,秦海燕认为更大的挑战来自创作之外。

“编剧其实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来绘制画面和视听”,在她看来,编剧与导演的思维本质是相通的。但导演的难点在于要扛起更多责任,从创作的选择、剪辑到最后发行、宣传,负责好每一个环节的博弈。这种身份和能力的转换,远比创作更加考验人。

多年编剧经验积累下的专业能力、在这个选题上的强烈创作欲望推动着秦海燕将《我经过风暴》这部影片带给所有观众。而这部导演处女作影片,也为她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这一方面来自观众。

“我觉得在路演当中我收获到的观众是超出我的预期的”,作为创作者第一次参与到路演,第一时间接收观众的反馈、反刍创作,秦海燕认为这样的过程非常有收获。

在映前阶段,猫眼通过试映和市场调查做出了初步的受众定位,得出20岁出头女性观众为主这个受众画像。然而通过路演,秦海燕发现影片找到了更多的观众群体。除了那些真正有过经历需要鼓起勇气直面阴暗的小部分观众,从年轻情侣到夫妻,他们并非都为了寻求视觉冲击或是猎奇话题而来,很多人也通过这部影片重新思考彼此关系,寻找到一种更健康的相处方式。

而许多亲子观众的到来,更是完全超出了秦海燕的预期。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对来自广州的母女。

在《我经过风暴》广州点映期间,秦海燕自己飞往广州走进观众席近距离感受气氛。这位普通的母亲,在观看影片之时还模仿片中徐敏安慰儿子时的“点鼻子”举动,也向女儿伸出了手,希望女儿在未来的婚姻中即便遇到了这样的事也能勇敢做出选择。

像这对母女一样的观众还有很多,这让秦海燕意识到,即便身处和睦的家庭,没有亲身经历或是亲眼目睹,或许也可以接受人性恶的教育。这部影片不只是拍给那些有故事的观众,更多受众群体,也通过《我经过风暴》汲取到了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也源于行业人的肯定。

几天前,《我经过风暴》剧组来到了秦海燕的母校北大,在这里,她收获了在整部影片路演过程中最热烈的一次掌声。而影片监制王红卫,也在现场对她表示了肯定。

在他看来,很多编剧转行导演都会陷进剧本反倒出问题的“魔咒”,但这一次,秦海燕打破了“魔咒”,既没有在剧本上出问题,也通过导演的工作完成对剧本进行了再加工。满足了这两点,也就意味着秦海燕真正开启了自己的导演之路。

王红卫监制的这一番话,其实也是《我经过风暴》这部影片和秦海燕导演带给我们的最大感受。

现代社会,家暴远比我们想象中发生得更为频繁,反家暴任重道远,但对于电影创作者,真正踏出一步去触碰这种敏感又充满话题性的题材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而对于一名成熟编剧,转型导演同样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好在,秦海燕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无论是将这个故事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亦或是在成为导演后想做出的表达。强烈的表达诉求和使命感,共同驱动着她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正确选择。

从结果来看,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影片,《我经过风暴》脱胎于社会话题,却不止步于肤浅探讨。秦海燕用独属于女性创作者的细腻笔触解构家暴话题,更具象化地为观众展现出了反家暴之路的艰难。

尽管是秦海燕第一次以编剧兼导演的身份出现在影片创作者一栏,但无论是影片的完成度、口碑亦或是带来的网络讨论度,都足以表明《我经过风暴》是一部成熟、有价值的作品。这部影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秦海燕作为导演的未来可期。

而交出了一份优秀导演处女作的秦海燕,眼下也并不急于给自己设限。她依旧热爱着编剧的工作,但若是遇到下一个能够如《我经过风暴》一般触动她的故事,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再度拿起导筒。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